考研上岸的人太多,宿舍不够分了-国际黄金

2023-12-17 14:35上一篇 |下一篇

住房焦虑,提前到了大学。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研究生学子发现,自己正面临“无宿舍时代”。好不容易考研上岸,学校却不给研究生分配宿舍了。

凭证多所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样平常不分配宿舍的为非整日制学生、专硕学生以及户籍为内陆的学生,这意味着部门学生必须自行租房。

这部门不提供宿舍的大学,很大部门是985大学,均漫衍在天下一二线都会。以市场租房价钱来看,学生分外开销陡增。

为什么大学不再提供宿舍了?这显然与高校延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多有关系。在大扩招靠山下,学校后勤治理为何无法跟上?当学校无法再提供宿舍,是否有更人性化的措施泛起?

这届研究生,多了一笔房租支出

2022年7月26日破晓,西南交通大学迎新网有五六千名硕博新生同时登录,他们为的是“抢宿舍”。

眉飞色舞地收到录取通知书三个月后,这群学生在新生入学手册上发现,不是人人都能分配到宿舍,住宿名额需要“抢”。当天,由于同时登录迎新网的人太多,网站一度卡住。

早在2018年,北京大学就曾由于宿舍问题引发社会关注。那时开学在即,学校暂且通知,由于宿舍资源主要,需要靠抽签决议谁能住进万柳学生公寓,约莫有45%的新生需要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为此,几名专硕新生给学校写了一篇名为《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元》的文章,在网络上形成刷屏之势。在汹涌的舆论下,北京大学改变做法,通过调整圆明园校区学习西席、接见学者原定住宿放置,辅助有需要住宿的学生解决住宿问题。

虽然那时学生的住宿问题获得领会决,但时间来到今天,高校不再为部门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趋势,似乎已经成为一股不能阻挡的浪潮。

新周刊记者查阅各大高校宣布的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发现,包罗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985、211学校,都不为非整日制专硕生或者定向生提供宿舍。

其中,也有大学延续住宿申请制。需要住宿的学生预先申请,学校将酌情放置。

围绕“不为研究生提供宿舍”的讨论,有一种呼声以为,住在团体宿舍,不仅会有内务要求,尚有门禁的要求,学生会像孩子一样被学校牵制。况且团体宿舍多是六人世、八人世,险些没给成年人留隐私空间。

但对价钱敏感的大部门学生来说,在经济问题眼前,隐私、小我私人界线自由等,一切可以被放在一旁。

没有了公益性的学校宿舍,走读带来的读研用度陡升。凭证往年数据,中国公办大学住宿费险些20年没有涨过价钱,用度基本在1000元/学年到2000元/学年之间,以1200元/学年居多。若是在校外租房,以一二线都会的地价,一个月的房租就险些够得上一学年的宿舍用度。

小诺于2022年考上了北大的研究生。得知学校不予分配宿舍后,她在北大南门租了一个两人世,一个月2300元。利益是离学校对照近,一样平常上学、加入学校流动对照利便;坏处显而易见,就是贵。

她身世农村家庭,心里过意不去、也没设施向怙恃要那么多钱。读研3年的学费加上住宿费需要近30万元。入学后不久,她就最先了种种紧锣密鼓的兼职。

“又被没钱的生涯叫醒了”,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自己天天满满当当的日程。

除了每个月600元的研究生津贴,她还通过在学校办公室实习、不准时接种种流动、帮人做翻译等兼职获取收入,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但这也意味着,她要见缝插针地接活儿,合理放置兼职和学习的时间。

扩招大靠山下,宿舍早晚不够用

筒子楼是上世纪盛行的一种宿舍形态。1950年月后,受到苏联团体宿舍筒子楼的启发,中国高校纷纷建起了筒子楼形状的宿舍。新中国确立后,受到苏联团体宿舍筒子楼的启发,中国最早一批大学也建起了筒子楼形状的宿舍。

筒子楼的房间慎密排列在楼道双方,每层楼设有公共卫生间,可以*水平节约空间。1952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后,基本上都接纳了筒子楼的形式来建宿舍。

团体大宿舍,可以把学生、先生会聚到一起,既利便治理,也*限度地保证了学生的基本生涯。1998年起,学校基础设施刷新之风盛行,甚至泛起了“决不把高校的筒子楼带入21世纪”的呼声,厥后这类宿舍才逐渐消逝。

之以是会有云云行动,一方面是由于校舍越来越破,另一方面也与1999年最先的天下高校大规模扩招有关。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小我私人名义向中央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用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建议中央扩大招生数目。这份建议被接纳了。

1999年,天下招生人数增添51.32万人,招生总数到达159.68万人,增进速率到达47.4%,到了2003年,中国通俗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跨越1000万人。

那时的延续扩招,造成学校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著名的北大万柳公寓,即是为了缓解校内学生住宿主要的矛盾而于2002年建设的。万柳公寓系外部承包商建设,是那时高校探索后勤社会化的产物。2003年,北大资源团体花了5.35亿元购置了万柳公寓的产权和使用权。

不仅本科生扩招,研究生也在扩招。1999年,天下研究生录取人数为7.3万人;2017年,这个数据到达了80.5万人,在读研究生总共到达263.9万人。

扩招是基本大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2021年5月13日,教育部在新闻通气会上宣布,研究生将再次扩招。有研究职员(论文《基于网络大数据剖析研究生扩招后 校内、校外宿舍建设问题》)凭证《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剖析展望,2023年扩招生率将稳固在约10%以上,并在5—7年内延续增进。

这样的研究生规模,是否能与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相匹配,有待商讨。更况且,近些年来,为缓解就业压力,部门高校还把研究生学制从2年调整为3年、博士学制从3年调整为4年。

另外,博士延毕征象也越来越多。教育部数据显示,2003年博士研究生延毕率为46.5%,这一数据在2012年突破60%,在2018年已经到达64%,跨越六成的博士生无法正常结业。

种种因素下,在校学生人数逐年增进,导致部门高校宿舍床位越来越主要。

中年大厂争夺 10 后

为什么不多建宿舍?

既然宿舍不够住了,而且未来5—7年扩招仍是大趋势,那为什么不多建宿舍?

1999年到2010年,为了知足教育部“生均一分地”的要求,许多高校最先扩建,或者搬迁新校区。昔时教育手下发了《关于属下高校“银校相助”问题有关意见的通知》,激励学校向银行融资兴建校舍。也就是说,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很洪水平上需要靠学校自筹资金。

2022年,论文《高校财政风险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提到,有研究职员考察了中国某省份重点大学的财政状态,发现该高校只有约50%的预算来自财政拨款。

不少高校果然的宿舍建设工程招标文显示,所有由财政拨款的少之又少。多数情形下,资金泉源有企业自筹、部门拨款部门自筹、公益捐赠等三种情形。

好比2021年,福州中医药大学在旗山校区新建宿舍,工程招标的4000多万元所有泉源于自筹。

(图/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再或者,寄希望于争气且舍得花钱的校友。2023年11月29日,小米首创人、武汉大学校友雷军便给母校捐赠了一笔13亿元的巨款,用于校园硬件、软件的建设。有赖于此,武汉大学一直显得财大气粗,曾于2020年兴建了4栋宿舍楼,保证了2021年9月的新生入学。

那份论文还指出,不少学校在借贷建设历程中,泛起了借贷规模过大、逾期欠债、利息肩负过于繁重的情形。出于资金压力,高校近些年来也不敢贸然兴建基础设施。

在西方,人们在精英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宿舍条件好以是价钱贵”的共识。在美国非虚构作品《一个乡下人的悲歌》中可以看到,许多家境通俗的学生需要申请奖学金才气上得起好大学,更别说住进昂贵的学校宿舍。因此,西方高校的住宿模式对于中国而言,参考意义并不大。

事实上,在我国台湾,高校宿舍床位主要的问题也越来越显著。2017年高教工会统计,台湾大学宿舍床位缺口为26万余床,近一半的学生无宿舍可住。位于多数会的大学,情形更为严重。

2019年,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宿舍提升设计”,预计在5年内花50亿台币推动改造。除了兴建宿舍外,尚有增强校内弱势学生租金津贴、兴办校外社会住宅等行动。

所谓“兴办校外社会住宅”,即是由学校包租、担任“二房东”,并给出一定的价钱津贴,优先租给学生。现在,我国高校周围简直有不少专门针对高校学生市场的住宿,但价钱普遍对照高,租客鱼龙混杂,户型也不是专门针对学生而设计调整的。如能整合这些资源,既能缓解高校宿舍床位压力,也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但现实上,房源开发需要一定专业能力,也需要配套的资源。在这方面,高校并不善于。这样看来,在招生简章上打出“不提供宿舍”几个大字,也是一种无奈。

与大动干戈、兴建宿舍相比,给校内弱势学生津贴租金,看起来是最软性且容易操作的。

(图/《复旦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交通津贴发放治理设施(试行)》截图)

例如:从2019年起,复旦大学便给走读专硕生发放800元/月的交通津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若不住宿,可领500元/月的津贴。

(图/保研声民众号截图)

在精致考察学生的住宿需求后,根据家庭条件划分;给予学生一定的租房津贴;或者凭证学生经济条件、课程、课时,决议学生是否可以申请宿舍……都不失为人性化的内部调治。

参考资料:

西南交大研究生新生网上抢宿舍,未抢到的上百人需校外租房 | 大河报

廖庭辉、彭扬凯/大学生住宿问题有改善?体检教育部「宿舍提升设计」

新建校区对高校债务形成与归还的影响——基于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证剖析 | 教育经济谈论

高校财政风险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以S省重点高校为例| 曲阜师范大学财政处

为什么许多985大学的宿舍那么破烂 | 浪潮事情室

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万 | 脂肪社会学

北大床位风浪背后,不放置住宿的缘故原由竟然是...... | 经济考察报

高校后勤服务从福利性到公益性的转变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基于网络大数据剖析研究生扩招后 校内、校外宿舍建设问题 | 中国新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