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小米的「转轴战争」-国际黄金

2023-12-14 07:54上一篇 |下一篇

余承东最近有点忙。

刚刚发微博“批判”懂车帝的冬季测试,又在微博上被小米点名“谈话与事实不符”。追根溯源,开启了和小米这场论战的也是余承东本人。2023年12月9日的花粉节上,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示意,友商对知识产权是不够尊重的。为了论证看法,他举了个例子:

“你也知道我们的双旋水滴铰链,人家编成‘龙骨’,但‘龙骨’现实上基本不存在。

”只管隐晦的用了“人家”和“友商”,但“龙骨”一词照样能让看客捕捉到他攻击的工具,在8月公布的折叠屏手机MIX Fold3上,小米宣布搭载了最新研发的龙骨转轴手艺,余承东剑指所向,已经不能再清晰。

小米的选择是硬刚。12月12日,小米官方谈话人公布微博,高调回应了余承东对于小米折叠屏“龙骨转轴”手艺的质疑,不仅列出了专利申请时间线,还示意龙骨与水滴完全差异,余承东谈话“与事实严重不符”。

声明公布后,#小米发文炮轰余承东#登上微博热搜,引爆了相关舆论。在智能手机领域,华为与小米的论战已经延续了快要十年,2020年后,华为战略缩短之下,两者的正面交锋越来越少,而2023年,华为和小米都实现了手机营业的再次增进,手机市场“一团和气”久了,突如其来的正面临垒着实令人惊讶。

水滴照样龙骨?

这一次的争论焦点,依旧是手艺专利。

争议内容并不庞大:小米折叠屏手机产物上应用的铰链转轴手艺是否对华为存在剽窃问题。

简朴来说,铰链转轴手艺解决的是折叠屏最主要的折叠问题,在折叠屏手机产物刚刚问世的几年里,折叠铰链结构一直是三星、华为等公司最主要的手艺攻克点之一,若何能让折叠手机双屏贴合得加倍慎密、睁开后折叠处折痕深浅,都与其息息相关。从某种角度来说,铰链结构一定水平上能决议一款折叠屏产物的“生死”。

而在铰链结构手艺上,华为确实是佼佼者。2019年,华为就提交了水滴铰链结构专利申请,只管相较于U型铰链和球棒型铰链成本更高、手艺难度更大,但水滴铰链结构在屏幕折痕和机体轻薄无疑更具优势,也正得益于自研的焦点折叠手艺,华为Mate X3、Mate X5等产物始终位居海内折叠屏手机品类的Top1。

水滴铰链结构

在2021年的产物公布会上,余承东曾自满地示意:“任何一家公司若是折叠后没有裂痕,一定就是我们的专利。”这也为这一次的论战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小米确着实折叠屏手艺上多次对标过水滴铰链。2023年8月,小米正式推出MIX Fold 3时,雷军就曾在微博上剖析了其搭载的龙骨转轴手艺,在他和小米看来,现存的水滴转轴折叠屏产物都存在着过于“娇嫩”的问题,而龙骨转轴则能通过更庞大的多级转轴结构提升折叠屏的“线接触”问题,提升旗舰机的使用体验。

在宣传海报上,MIX Fold 3也难免来了一番“对比”,手艺结构图上,小米展示了龙骨转轴与水滴铰链的差异,也似乎在侧面证实着自己在折叠铰链手艺的自力自主。

手机厂商之间的拉踩再正常不外,但对于在手艺层面底气十足的华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挑战,于是,四个月后,一直脾性火爆的余承东终于"开喷",他在花粉年会上的一番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基本上昭示了他的剑指所向,在他眼中,小米在MIX Fold 3上应用的“龙骨转轴”手艺无疑是水滴铰链结构的换皮。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小米看来,不仅两者的手艺思绪完全差异,在专利时间线上,小米也并不存在剽窃的可能。通告里,小米称仔细研读了“双旋水滴铰链”的手艺资料和已果然专利资料,而且通过现实拆解验证,以为两种手艺并不相同,而龙骨转轴于2020年9月18日申请专利,并于2021年获得授权,2023年*次应用于产物上,而华为的水滴铰链则在2021年才果然专利内容,小米并不存在剽窃问题。

回应发出后,两种声音也占有了舆论场。一方对小米的回应做出了质疑,在话题登上热搜后,有网友找出了小米龙骨转轴专利申请的内容,指出龙骨转轴手艺是适用新型专利,而非发现专利,两者的区别在于,适用新型专利指的是手艺的产物应用,而发现专利则是手艺的自主研发,两者在专利层级上就存在差距。

简朴来讲,小米所持有的龙骨转轴手艺专利是在适用层上,而非发现层上,因此专利申请时间线并不能证实两者不存在手艺之间的借鉴或剽窃,而水滴转轴则是发现专利,在层级上要更高。一位手艺专利从业职员告诉刺猬公社,在审批上,发现专利的要求更严酷,而适用新型专利则相对更简朴,一个发现专利是有衍生出多个适用新型专利的可能性的。

小米的支持者以为,龙骨转轴手艺在申请适用新型专利的同时,也申请了发现专利,只是仍在审查历程中,而发现专利的审查历程基本较长,因此专利的层级并不能说明问题。另一方面,早在2015、2016年,三星和Oppo就曾申请过类似水滴型的折叠屏专利,这也为华为的首创打上了一个问号。

也有看法以为,对于小米这样成熟的企业来说,全方位的“剽窃”基本是不能能的,从许多角度来看,余承东的这次“开炮”是缺乏证据的。这或许也是小米选择正面硬刚的缘故原由之一,对于华为来说执法上的“维权”如若不确立,贸然发动“嘴仗”反而会对舆论起到反作用。

华为与小米,舆论场上的十年缠斗

抛开争论内容,“小米发文炮轰余承东”的词条,险些让人发生了“梦回2014”的即视感。

科技公司,尤其是手机厂商之间的明争冷战从未住手,但正主亲自下场“开撕”,对于现现在更倾向“Peace&Love”的机圈来说,照样很少见的。华为与小米的正面临垒,新闻点不在于“对垒”,而在于“正面”。

时间线拉回2014年。

作为老牌通讯产业巨头,自2010年入局手机行业之后,华为就开启了狂飙模式,从一最先的“运营商标配手机”再到厥后大热的华为honor,仅仅两年时间,华为迅速打开了国产智能手机的市场,并跃居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前排只有苹果和三星。

而2014年的小米已经确立了四年,依附小米1、2、3、红米手机等产物,这家年轻的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迅速站稳脚跟,高性价比搭配*的用户圈层生态,让其成为昔时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之一。

对于华为、ov等老牌厂商来说,主打*性价比的小米无疑是个威胁,从2012年起,余承东就曾在微博上就小米的价钱问题睁开讨论,但那时的华为和小米,还远未到对垒的水平。

纷争从红米Note的公布最先。2013年红米的乐成让小米看到了多重产物线的可能性,2014年3月,小米决议推出红米Note系列,并最先了紧锣密鼓的营销,也正是那时,“荣耀碰瓷小米营销”事宜发生了。

红米Note公布两天后,华为主打的性价比产物荣耀3X也宣布上市,而吊诡的是,荣耀3X的许多宣传文案物料与红米Note异常相似。是否存在碰瓷营销或许还需要打个问号,但一个事实异常显著:荣耀对标的正是小米和红米,华为想要生吃中低端市场。

大模型前传:一场拍卖会与巨头间的人才战

利益站位决议着一切,产物在市场上正面匹敌,两家的论战也随即最先:

2014年10月,余承东庆祝手机销量的微博公布后,雷军开启取笑,就昔时第三季度的手机出货量反问余承东;2015年,余承东直接取笑小米用户是“屌丝”,小米是“屌丝品牌”。

自此之后,两家高管之间的互喷险些成为常态,每年新品公布,新手艺宣传,华为小米不互喷两句似乎都不太正常,“友商”在数码圈也不再是敬称,反而成为了阴阳怪气的代名词。

也正是从那时最先国产手机厂商最先了极速生长,但也是手机圈最“乌烟瘴气”的几年,对于那时的手机厂商来说,微博嘴仗再正常不外,各家粉丝也吵得不能开交,尤其以米粉和花粉“势力”*,在不停的交锋下“为发烧而生”“黑边停航母”“耍猴”“水师”等种种取笑层出不穷。

但归根结底,是两家公司对于手机产物的差异生长计谋的交锋——小米笃信的是发烧友属性,是*性价,走的是普惠蹊径;华为则高抬高打,强调以*的手艺研发和高端订价战略占领市场。

两家也同样一直觊觎着对方的领地,无论是荣耀的贴身肉搏,照样小米多次打击高端,都是深入对方要地的实验。2020年后,随同着华为受制裁,小米打击高端乏力,论战也随之逐渐平息。在这艰难的两年里,华为手机面临着破局之困,而小米则想要脱节性价比桎梏,走向更大的市场。

2023年,两家舆论层面的缠斗很少,但在深层手艺专利角度,战争再度打响。2月,华为正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诉小米的四件专利。对于专利大户华为来说,借助起诉的方式推动小米这样的企业接受自己所持有尺度需要专利(ESP)允许是一个正常操作,由于底层手艺缘故原由,小米也很难抵制华为的ESP专利进攻。

但在非尺度需要专利(非ESP)领域来说,小米却始终没有示弱,一方面非ESP专利的允许费率较高,另一方面在手艺上,坐拥2.9万专利的小米短板并不多,尤其在华为善于的5G领域,小米专利更是占到了4.1%,位居全球前十。7月,小米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六件专利对华为开启反诉,而这六件专利都是非ESP专利。

这是一场关于专利的战争,最终的效果是,9月,华为与小米杀青了全球专利交织允许,协议主要涵盖包罗5G在内的通讯手艺,也就是说在5G方面的ESP专利方面,两家最终杀青了息争。这也一度被市场看作是一场世纪息争,但不到三个月,华为与小米纷争再起,焦点仍是专利。

值得注重的是,这次争论的折叠屏铰链结构手艺是非ESP专利,应该并不在此前的交织允许之中,余承东的“开炮”也并不算背刺,反而有着深条理的缘故原由:对于华为与小米来说,专利手艺领域的战争从未竣事。

但这或许还不是最主要的缘故原由。重新回看2023年的手机市场,对于华为来说,在高端市场上,小米的锋线正日益迫近,而折叠屏手机作为高端线的主要产物之一,是必须要坚守的“城池”。

小米登顶、华为归来,手机市场风云再起

2023年是小米打翻身仗的一年。

凭证BCI最新数据,2023年11月中国手机市场,小米手机当月激活量高达524.3万台,仅此于苹果的604万台,位居榜单第二,国产手机品牌*,同比增速更是到达了惊人的44%。

图源BCI

距离小米上次登顶国产物牌*,已经已往了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小米的生长可谓跌宕升沉,1999元席卷天下的盛况纵然绚烂,但放在十年生长的尺度里,那只是幼年时的意气风发,今后的十年里,小米履历了阵痛、坠落,又迎头遇上,这家曾被质疑“五年内倒闭”的年轻企业,最终穿越了周期。

小米重回*的含金量不小。此前的许多对于小米销量的质疑以为,小米的出货量是通过红米产物线的低端产物保证的,在中高端领域,小米事实上缺乏竞争力。

但这一次并非云云,凭证BCI数据,新品小米14成为了销量上涨的主力军,自10月尾公布后,小米14在十天内激活量超百万台,而且在整个11月份都位居国产物牌周*,甚至一度逾越苹果,成为市场上最火热的机型。

在4000元这个档位的安卓机型里,小米14可谓无人能敌。*销量背后,另一个数据更令人兴奋,在海内4000元以上中高端机型市场,小米以14.4%市场份额位列第三,仅次于苹果和华为,而且优势显著,前三以后的手机厂商加在一起都没有小米的市场份额高,在高端市场前三的交椅上,小米坐的很稳。

图源BCI

自2020年雷军宣布正式打击高端以来,小米终于实现了高端化转型,数据宣布后,雷军也激动转发,并示意“小米高端化推了三四年,终于取得了一些成就”;Redmi总裁卢伟冰要更“激进”一些,直言“离苹果尚有距离,继续起劲”。

他没有提起高端市场榜单第二的华为,但所有人都把眼光转向了华为。

事实上,对于华为来说,2023年也是重新最先的一年。作为曾经国产手机品牌当之无愧的*,在履历了两年的制裁风浪后,依附Mate60系列和国产芯片,华为强势归来。整个11月份,苹果4000 高端市场份额降低了21.1%,IPhone15没能撑起苹果的门面,反而迎来了销量下降和价钱暴跌,失去的份额,一部门被小米吃下,另一部门则被*归来的华为收入囊中。

11月,只管装备激活量只排名第四,但增速高达75%,在4000 高端市场,华为的市场份额到达了22.3%,位居国产*,时隔三年回归,在高端市场,华为仍拥有*的优势,而这样的成就,照样在Mate60系列出货不多、一机难求的情形下杀青的。

华为Mate60系列,图源微博

对于华为来说,突围只是一个最先,他们的目的依旧是*,甚至全球*。P70系列预热已经最先,守候着2024年上半年的那场公布会,或许也将再次见证华为的统治力。

据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均价攀升至3480元,高端手机占比迎来了新高,而在整个手机市场的生长之下,华为与小米这一对宿敌,无疑是*的赢家。

喋喋不休的“嘴仗”背后,映照着国产厂商竞争中生长的现实。一个很主要的洞察是,在已往三年华为缺位的情形下,小米打击高端并未乐成,而在华为归来时刻,小米反而登顶实现高端化,两者也并非完全的竞争关系,他们瞄准的最终对手仍是苹果,咬下的市场份额也同样来自于苹果。

而在智能手机之外,华为已经在新能源车等新领域睁开结构,小米自主造车也已经成为现实。无论是手机照样汽车,华为和小米的真正匹敌或许才刚刚最先,2024年无疑是一个主要节点,他们面临的不仅有苹果这样的庞然大物,尚有越发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和陷入红海的新能源市场。

2019年,小米CC9系列公布会上,雷军没有拉踩“友商”,而是真挚的揭晓了一番演讲:“我以为拥有华为这样的友商,是我们小米*的幸运,由于只有这样的携手偕行,才会把中国科技推到新的高度。”

或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但在竞争之下,这无疑是最美妙也最现实的展望,“干翻华为”“打垮小米”需要成为已往式,“干翻苹果”才是下一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