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万,着迷「薅羊毛」-香港期货开户

2023-11-02 19:09上一篇 |下一篇

在“薅羊毛”这件事上,宋岳时而像个数学家,时而又像一个流水线上专一苦干的工人。他精于盘算各大网购平台上的优惠机制,在双11时代,他窝在沙发上,一薅就是十来个小时。

10月29日晚上8点,宋岳掐点打开某东APP,输入“xx薅羊毛”的要害词,进入“小家电免单流动”页面。手机屏幕上泛起一个漫画男生,一手拿着剃须刀,一手指着镜面氤氲雾气里的四个数字:1512。

这串神秘数字——15:12,正是第二天免单流动的时间。在这场连续9天的流动里,平台方慷慨撒钱,让天天特准时段前1000个下单的用户,有时机抽到免单。

依附超凡的羊毛嗅觉和手速,在这一个多星期里,宋岳抢到了两次免单时机:499元的和面机和349元的小米加湿器,相当于净挣近1000元。

宋岳是一个有十年履历的资深“羊毛党”。这两年,由于事业遇到颠簸,薅羊毛甚至从他的一门兴趣兴趣,生长成了赚钱的副业——今年春节,他和三位“羊毛死党”组团加入某音的“集卡抢红包”流动,最终每人分到了6000块——差不多是他半个月的人为

像宋岳这样,笃信薅羊毛能加固生涯围墙的人不在少数。

2023年的双11,中国羊毛党正在变得*壮大,“反向消费”成为时代的崭新命题。越来越多待业的年轻人、被降薪或裁员的中年人,顺流涌入抠门儿雄师,那些曾经对“砍一刀”不屑一顾的人也叛变了,大把时间花在网购平台上较起真来。

在现有63.6万成员的豆瓣小组“抠门女性团结会”里,资深成员、“抠神”王神爱在一档节目里论述了她的“抠门哲学”:“我可能到达了*档次的财富自由。这个不是说我钱挣得多,是我花得少,就算不挣钱我也可以生涯。”

除了维持生计底线,抠门经济也在缔造更多的可能性:人们不仅靠薅羊毛省钱,还能行使它赚钱,一些找不到事情的年轻人更是转型“薅羊毛博主”,最先招商变现了。

01 “巴菲特抄底和薅羊毛是一个原理”

对于宋岳而言,薅羊毛是不分“双11”和“平时”的,什么廉价囤什么。“家里的洗洁精、卫生纸,我就是10年不买,都用不完。”宋岳说。

只管云云,最近他照样加入了某猫的秒杀流动,0元购入了30包纸巾。

10月23号前后,几大电商平台的双11预售流动相继最先。宋岳的事情也最先了。他孜孜不倦地在每个平台做义务、抢红包、攒优惠券。平台流动像是穿着洛可可洋装的套娃,层层叠叠,一关又一关:

去商品页面浏览无数个15秒,攒到金币,才气换取红包;

耐心蹲守差异时段的直播间,抢限时的优惠券;

研究逐日口令红包,运气好的时刻能中上千元……

在这场繁复的体力和智力游戏中,宋岳无疑是个佼佼者。零元购,或者以4元钱的价钱购入原价899元的天丝床品四件套,都是他常有的战绩。

在外人看来,宋岳的羊毛薅得有点疯魔了。十年间,他天天至少花几十分钟在这事上,到了大促时代,更是日夜蹲守。要不是另有本职事情,他完全可以做到996去薅,毫无怨言。

他的氪金装备包罗但不限于:4台手机,4个京东账号,14个淘宝账号,2个小红书账号,各大返利和比价平台的APP,另有“许多”个拼多多账号——“有的都忘了”。

他常用优惠群2个,关注过不能胜数的羊毛博主,最信托的是一位拥有数万粉丝的“丐帮羊毛**”——这位“帮主”总是手把手向粉丝们送上优惠券,教授*“薅羊毛攻略”。

而在2014年就混迹百度贴吧图拉丁吧(那里搜集了一群喜欢低价采购的手艺宅男)的宋岳眼里,薅羊毛是一种“天经地义”,和打工赚钱没什么差异。和王神爱一样,宋岳也有一套自洽的逻辑:“巴菲特抄底和薅羊毛是一个原理。”

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即:花最小的成本,博*的收益。

02 “薅出两室一厅”

或许正出于这种“以小博大”的理念,羊毛圈一直撒播着一句豪言壮语——“薅出两室一厅”。现在,31岁的小希也成了践行者。

买房像一张远大的蓝图,严丝合缝地扣在小希的生涯上,这促使已往花钱大手大脚的她逐渐演酿成一名“羊毛党”。“人家说钱不是省出来,是赚出来的。要我说既要赚又要省,一箭双鵰。”

小希不像宋岳那样勤勤恳恳地介入电商平台流动,而是将薅羊毛的行动融入在质朴的一样平常中:

当听说银行APP隐藏着大量优惠券,她一口吻把各行APP下了个遍:APP的积分能兑换优惠券,在她眼里,就是一种“变现”。

农业银行APP有时做秒杀流动,她认真蹲守,秒到过1块钱300克的红豆和1块8一袋的红糖酥饼。购物时用银行卡支付,还能再省一笔——从几毛到几块不等。

每次平台发来优惠券的短信,她毕恭毕敬地准时领取——哪怕用来充个话费也是好的。

快递纸盒也不能放过,攒到放不下了,请人上门接纳,一块钱一斤,一次赚几十块——约即是一周的食材“白嫖”。

小希以一种虔敬的心态与价钱锱铢必较。正因此,今年双11,在经由一番系统的比价研究后,小希反而以为“没什么可买的”。

去年,她买了某品牌的电动牙刷刷头,79元。今年,同款刷头先涨价到149块,满减优惠后,依然比去年贵。“现在人人都想挣钱,商家也不愿意降价太多了。”小希参悟道。最后,她的双11只花40.53元买了一箱原价一百多的卫生巾。

“不花就是省。”这是小希的信仰。

依赖险些仔细到毛孔的“开源节省”,月薪10000的小希乐成把每月一样平常支出控制在2000元左右。刨去房租,还能净攒5000元。

她坚信,起劲薅下的每一根羊毛,终将流向她的房产。

03 进阶版之“羊毛倒爷”

连瑞幸也感到赚钱不易了

一个优异的羊毛党,具备“追求*”的耐心和能力。

在宋岳心目中,提及羊毛届的泰斗,那日本综艺《月曜夜未央》里的桐谷先生必居其一。

他入股了1000多家日本公司,总资产跨越3亿日元。由于日本上市企业会给股东们发优惠券或产物等福利,这位老人的吃穿用度——包罗衣服、鞋子、自行车、卫生纸、餐馆用饭——险些全是用优惠券换取来的。

“他失去了消费的欲望,成了低欲望阶级。”宋岳说。某种水平上,这也是他本人的写照。

宋岳在山东一座三线都会做景观设计。2018年之后,他的事业逐渐步入人生*,月薪一度到达3万元。他把收入投资在房产和车子上,配齐了所谓的中产标志,换最新款iPhone手机从来不需要思索。

可是,自前年最先,他所在都会的房地产市场逐步遇冷。从top房企被裁后,入职了当地的小房企,人为腰斩,降到了1万多。“我之前对此有预期,但没有预期到生长得这么快。”宋岳说。他的孩子也在这时代出生,吞金兽一样平常吃掉了他收入的一半。

“人穷志短,”宋岳无情地自嘲道,“我能不用费降级吗?”

为了填补降薪的窟窿,宋岳从羊毛党进化成了“羊毛倒爷”,最先“炒”茅台。

现在,社交媒体上涌现了大量教程,专门教人若何底价薅到飞天茅台。但宋岳以为这些“意义不大”,由于 “经典茅台卖不上价”。

他瞄准的是数目更少、更难薅到的生肖茅台。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小米优品、i茅台都是他的猎场。他曾花2499元抢到一瓶兔年茅台,2800多块卖出,一单赚了近四百块。

他还审时度势,把薅羊毛酿成“进货”。有一年,某平台搞大促,平台和品牌方都推出了大额优惠券,叠加使用后,不到百元就能买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子。宋岳一次性购入了30双,转手在闲鱼上以二三百元的价钱出售。

以往,人们谈论薅羊毛,会以为这是一件用时间换薄利,得不偿失的事;

宋岳发现今年岁态有了转变——同好们正在花更长的时间在薅羊毛上。“以前我可能拿出1小时,现在我用5小时、10小时来薅。”宋岳说,“很多多少人从副业薅羊毛转成了主业。”

04 “羊毛党”壮大的剖析

据宋岳的肉眼考察,近年来,羊毛党正在快速扩充:以前以学生党和宝妈为主,现在党员成份加倍庞大,无业的年轻人、怕失业的中年人全都来了。

今年,一位同伙频仍向小希发来拼多多“砍一刀”的链接。小希好奇,怎么溘然着迷于“砍价”。同伙答,“贫穷的气力”——她在深圳事情,是西席,去年遭遇了降薪。

另一个宝妈同伙,清华硕士结业,曾经也是对“砍一刀”不屑一顾的人。不久前,孩子确诊了稍微自闭症。为了给孩子攒钱上康复课,她日间上班,晚上做副业,还自愿加入“羊毛党”,成了某多多的深度用户。

事实上,小希那“薅出两室一厅”的理念,也始于前公司的一次大裁员。

2015年大学结业后,她留在北京事情。几番跳槽后,幸运地进入一家互联网大厂,月薪从不到1万一起涨到2万多,花钱的欲望随着膨胀。天天一杯咖啡,顿顿点三四十块的外卖;美甲卡、推拿卡,每次充值上千元;淘宝购物车永远满到无法添加新的商品。直到两年前,企业降本增效,砍掉了她所在的部门。

小希脱离北京,搬去杭州生涯。身体扛不住互联网行业的克扣,换了一份不内卷的事情,人为却少了一半。她不得不重新拾掇消费看法。

已往钟爱大品牌的她,不再接受炫耀性消费的洗脑。一两千年卡的健身房不去了,改在家跳刘耕宏。她说服自己——79元的眉笔能买许多肉,30块钱的星巴克即是一周的果蔬;心痒痒了,就去某猫的试用平台,19.9元就能买到资生堂的小样试用装……

小希不记得从什么时刻最先,“失业”成了同伙聚会时最常聊的话题。前几年,人人凑在一起,说的照样投资理财、买房买车,现在都在讨论若何捂紧钱包。

“环境欠好的时刻,去做什么投资都没有用,基本上都是赔本。倒不如把这个钱存起来,好好放着。”小希为薅羊毛找到了新的理由——一种保本的低风险投资。

05 “羊毛博主”的春天

在这样的气氛下,薅羊毛成为当下最新的流量密码。

19岁的吉吉就尝到了甜头。去年双11,她在小红书发了一条“若何以170元低价薅走一双斯凯奇鞋子”的视频。开头*句,带着眼镜、穿着白色毛衣的吉吉说:“不会另有人花五六百去买斯凯奇吧?”那条视频收获了4.8万点赞和2.7万珍藏,被吉吉置顶在首页,至今还会收到新的谈论。

吉吉正在一所双非一本大学读统计学专业。她从小就堪称同龄人中最痴迷于赚钱的人:小学,她在校门口摆地摊卖桑叶;初中,她做微商,卖水晶饰品和黏土玩具;她还设计过盲盒和福袋的雏形,5块卖给同班同砚……

去年双11那条薅羊毛视频,让她乐成地被平台和品牌注重到。今年双11,她接到了一些互助商单,借此赚到了一些生涯津贴。

对于吉吉来说,悬置在她眼前的不是小希、宋岳正在履历的中年危急,而是就业压力。

今年校园秋招,一位统计学的大三学姐去体验了一番,专业对口岗位赫然写着“销售”。吉吉特意上网询问其他211院校同专业的就业情形,获得美意劝告,“照样考研吧”。

但吉吉不想把大学时光花在应试备考上,况且,她听说研究生也欠好就业。

某种水平上,做一名“薅羊毛博主”,缓解了她的就业压力。她乐观地以为,这可能会让自己积累更多社会履历,获得多一点的就业时机。再不济,有个副业总能让人感应扎实。

吉吉家里是做线下电器生意的。她很少和怙恃聊生意,但隐约听父亲提起过,疫情以来“订单量和收益不是很好”。妈妈有时教育她,花钱不要太猛,“万一有什么变故”,手里要备好一些钱。

吉吉不禁忧郁,若是家里停业该怎么办。她最先一面起劲攒钱,一面继续在小红书上教同龄人若何薅羊毛,挣钱津贴家用。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由于薅羊毛越来越盛行,你怙恃生意才变差的?”谈天的尾声,凤凰网问道。

电话那头,年轻的女孩没有语言。她似乎愣住了。

*文中受访者均为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