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正东:中国创投期待一个新拐点-商品期货

2023-12-13 19:20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15日,中国创投年度盛会——第二十三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峰会由上海市地方金融监视治理局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理,现场集结海内当下活跃的创投气力,配合探讨行业「坚守与适变」主题,共叙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的现状与未来。

今天会上,清科团体首创人、董事长,清科创业CEO倪正东带来一组全新的数据,解读中国创投行业最新情景。今年环境转变比想象中更大,数字背后,即是创投行业的洗牌期到来。此情此景,信托每个从业者都有一番亲身感想。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编辑:

人人良久不见。回忆2001年,清科第一次举行年度论坛,那一年也是中国创投市场的第一个隆冬,那时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的各路VC/PE聚首,人人齐聚在北京中国大饭馆。

时间一晃而过,现在已经是第二十三届。

我看到,昔时加入第一届论坛的IDG资源首创董事长熊晓鸽、启明创投首创主管合资人邝子一致老同伙,今天依旧坐在现场。2001年是中国创投市场的艰难时刻,谢谢那时深创投率领着深圳的创投契构加入昔时的第一届论坛。

站在当下,今年的创投市场让人感受异常深刻。这一年,人人出差的次数可能是去年的5倍甚至10倍,然而投资、募资、退出的速率,削减了20%甚至50%,更有甚者,一些投资机构今年的募资和投资基本为零。

因此,清科在制订今年大会主题时,选择了「坚守与适变」——我们要坚守初心,还要顺应转变,同时更要适当地举行转变。

昨天的中央经济事情聚会上,明年生长重点的一条就是“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的建设”。其中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激励生长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当中还提到了数字经济、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量子、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产业链等行业。这应该是20多年来,“股权投资”第一次泛起在中央经济聚会内里。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跟人人分享一下今年清科的考察。数据总能客观展现中国创投行业的最新转变——

先看一组对比。2021年以来,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新增募资和投资显著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募资总额超1.35万亿,投资总额超5000亿。募资额减去投资额,能够看出行业留存的资金着实很大。而且,募资和投资都在下降的同时,带宽更是显著放大——就像长江流到上海四周,已经变宽了。

整个行业的基金召募,LP资金的出资,依旧以国资和产业资源为主,且占比越来越高。

美元基金的活跃度在下滑。可以看到,2019年之后,外币基金召募的金额已经少于投资的金额,也就意味着,若是用美元基金召募的钱去做投资,是入不足出的,美元基金募的不如投的多。

显而易见,活跃在海内市场的美元基金,募资的速率已经跟不上投资的速率。着实这个拐点在2019年就发生,现在仍在延续,而且两者相差的数字还在扩大。

再看投资端。VC/PE行业依旧坚定地聚焦投资科技创新。从2012年起,海内VC/PE基本都在投半导体、医疗康健、先进制造、IT、数字科技;从上市角度看,2013年中企境内外上市的公司主要是金融行业、传统制造业,2018年是互联网和IT,到了今年则是高端制造业。

让我们聚焦到地域上来。我们把海内经济从地域上分为四个“板块”——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尚有其他的区域。十年前,长三角VC/PE投资案例只占行业的33.4%,今年前三季度则是50%,显著感受人人往长三角投。

而大湾区投资占比基本上没有变;京津冀(主要是北京)投资占比有所下降,中国三大创投群集区形成。

小米汽车年末发布?

另一个主要的转变:投资和退出的对照。2013-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大于退出。回忆起来,在2021年滴滴上市之前,IPO市场热闹,同伙圈天天都有值得祝贺的好新闻。可以说,2019、2020、2021年这三年是少有的退出发作期,那时清科曾给人人盘算过,大多数基金回报都尤为可观。

印象中是从2022年最先,创投行业又回到了投资大于退出的状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吃的多、消化得少,这也是为何人人投资的速率放慢,由于要消化、要退出,全行业真正的挑战照样在退出。

我常说投资行业的“123”,就是希望行业每年投资一万亿,募资两万亿,退出300家上市公司。退出要多于投资,LP才开心,GP的压力也小,企业也过得很好;若是每年都是投资大于退出,行业压力则越来越大,LP给GP压力,GP给创业者压力,最后人人都处在一个不康健的循环中。

行业需要洗牌。从全市场来看,确立20年以上的VC/PE机构有8%,例如IDG资源、深创投、红杉中国、达晨财智等;确立15-20年的则占11%;确立10-15年的是44%。

其中,2008-2015年确立的机构异常多,占比36%;而在2018-2023年左右,即确立五年内的机构占比是1%,行业竞争稀奇大。

从清科的榜单来看,入选的200多家投资机构中,确立20年以上的占比19%,确立15-20年占比18%,而确立5-10年有36%。尤其是2013-2018年,以高榕资源和源码资源为代表的新投资机构捉住了一波时机。而2018年后确立的机构就稀奇难,这也反映了行业的转变。

现在市场的主要玩家有哪些?可以看到,市场有三类主要player——着名投资机构(如红杉中国、IDG资源)、国资基金(如上海科创)、产业投资机构,其中,着名机构群体异常稳固,国资则以地域为颠簸,例如这几年湖南活跃,过几年江西活跃,再过两年是重庆活跃等等。

产业资源也是转变中,前几年是BAT——腾讯、阿里、百度,现在可能是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固然,耐久干活的照样这些着名机构,正现在年是IDG资源确立30周年,一干就是二三十年,很忧伤。

尚有一个转变不能忽视。回忆2019年,那时着名机构占比54%,到今天占比只有34%,下降了许多,背后缘故原由主要是国资、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的崛起。大略梳理投资界公布的融资新闻,2021年领投是红杉、高瓴居多,今年领投主要是国投创新、国投创业、国新等“国家队”,现在国资已经成为行业一支异常主要的气力。

再来看看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的对比。这也是一个主要转变,今年前三季度,美元基金募资占比只有7%。换言之,若是你要继续耕作中国市场,那么召募人民币基金越来越要害,若是不顺应转变,那可能就出局了。

回忆十年前,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投资的金额差不多,但今天相比,美元只是人民币投资金额的五分之一。这个征象若何看待?我以为,中国照样需要全球的资源,照样迎接全球的资原本支持中国的科技产业,若是只靠人民币基金,远远不够。

在回报的角度上,2013年美元基金减去人民币差不多8倍,换言之多赚了8倍;但这两年,美元基金的平均回报倍数减去人民币的平均回报倍数已经是负一倍——人民币基金的回报已经比美元高了。2020年是拐点,数字是不会骗人。

再看看中国和美国投资市场的转变。近两年中 美募资额都在下降,中国募资额是美国的66%,我们最好的年份是2017年,占到美国的87%。

投资端,2013年我们的投资金额是美国的6%,2017年则是24%,这是最好的水平,现在中国和美国在VC/PE上的投资金额上差距还在扩大。

现在,中国VC/PE的数目是美国的10倍,我们照样一个“劳动麋集型”的行业,还得加油。

以上即是我对今年最新创投数据的分享。每一个数字背后,都离不开每一位创投人的孝顺。今年环境转变比想象中更大,至于这份数据该若何更深入解读,我想照样交给人人。

最后想说一句:适者生计——无论行业若何浮沉变迁,我们照样要坚守初心,顺应转变,守候行业向上的新拐点。

本文